
過去人們眼中充滿惡臭髒亂的鄰避設施——污水處理廠,確實如您的記憶中這樣嗎?本場域位於大漢溪河畔,景色宜人。透過有趣的教學活動帶您來趟具有教育、藝術、人文、科技與生態共存的活動體驗,讓每一位參與者在體驗自然環境之餘,從而珍惜環境及學習保護環境知識與技能。
MORE
「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位於桃園市八德區興豐路旁,佔地約5公頃,是一個以埤塘為主題,兼具休閒休憩、景觀資源、生態教育的生態公園,是八德區居民及外地遊客假日休閒遊憩的好去處。
MORE
認識新竹玻璃文化產業、觀賞玻璃藝品製作、瞭解循環經濟的價值。
MORE
隱身在臺北花博公園新生園區的臺北典藏植物園,是ㄧ座順應在地環境、與周邊動植物共享、共存於都會淺山生態圈打造的鑽石級綠建築,此外,園區內珍藏著多種氣候帶、種類豐富的特色植物,整園區從外到內皆匯聚臺灣寶貴的植物生態資源,是居住於水泥叢林的人們享受環境擁抱的優質場域首選,因此,臺北典藏植物園以串起臺北生...
MORE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位於臺北市北投區西北一隅,有著特殊地質景觀,內含純度極高的高嶺土及石英砂,是製造陶瓷及玻璃的工業原料,早期許多業者開採致使地表嚴重破壞,民國69年起才開始陸續整治,辦理貴子坑溪、水磨坑溪整治工程及採土區坡面穩定工程等水土保持工作、民國83年正式成立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
MORE
石岡壩水資源回收中心座落於臺中市石岡區西北隅,大甲溪-石岡水壩下游與食水嵙溪交會處。每到汛期,在本中心望向東北方便可看見石岡水壩閘門全開,洩洪奔流之壯闊景象,看出由車籠埔斷層將大甲溪分崩離析,涓涓溪流深蝕切割後的壯麗景觀一覽無遺,緊鄰在側的葫蘆墩圳進水口,憶想農耕時期山城用水灌溉的渠圳,現已褪去僅...
MORE
置身台南新市樹谷園區「綠風箏」造型的樹谷環教中心,以節能、減廢、生態、永續等循環理念,打造符合綠建築設計及低碳理念雙重認證的友善建築物,表達環境永續的具體承諾。 【推動社會教育,向下扎根】 樹谷文化基金會自2008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文化保存工作,並聚焦「考古」教育推廣,以生活為主旨,引入科學調查的...
MORE
以生物處理法進行污水處理,各單元均有詳細解說,提供污水處理及水資源保育教學用途。包括以放流水營造之生態池,及複層植栽、樹林、灌木及草地,同時種植蜜源植物,堆砌木頭營造生物棲息地,提供生態解說之用。
MORE
金門植物園前身為軍方閒置營區,林務所利用既有的砲堡、軍事建物等與自然生態融合,整建成為一個具有金門島嶼生態系與戰地人文歷史特色的植物園區,成為前線最具特色環境教育場所。 園內有由砲(碉)堡與軍方營舍修繕而成的旅遊資訊站、環形劇場、球型劇場、鯨豚劇場、老兵故事館、生態教室等室內展館與場域,以及樹屋、...
MORE
(一)環境現況 北港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廠占地約0.45公頃,位在北港鎮文仁路媽祖大橋西側,建廠初衷為「有效地淨化中央列管河川——北港溪之中度污染問題(4.5≧DO≧2.0,5.0≦BOD≦15.0,50.0≦SS≦100)及防止北港溪優養化和污染地下水源而設立。 本廠採用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工法,以取水...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