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設施場所介紹

臺灣縣市地圖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連江縣 金門縣 澎湖縣
熱門場所推薦
依搜尋結果顯示
盟鑫永續綠色工程教育園區

盟鑫永續綠色工程教育園區首先瞭解面對溫室效應全氣候變遷影響下,我們如何與自然共存,如何因應大自然日益艱鉅的環境變遷挑戰。藉由園區中全尺寸實體工法設施之應用,展示學習如何藉由綠色工程達到安全防災、水土保持、綠化與生態復育效果。

MORE
台灣油礦陳列館

出磺坑有世界最老的油井、特殊的背斜地質景觀、退役的石油開採設備、日式建築群及客家文化等環境相關資源為全臺獨一無二,可以藉由環境教育的過程中瞭解石油開採對環境會有哪些衝擊、如何防治及減少衝擊,進而讓學員知道如何珍惜資源。

MORE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后里資源回收廠

為解決台灣都會區垃圾處理之可接受途 徑,臺中市后里資源回收廠即在此前提下興 建完成,並將每日燃燒900公噸垃圾產生之 熱能,以汽電共生方式發電,以達資源回收 再利用之目標。 然而,資源回收(焚化)廠的興建往往屬於 不易獲得居民認同的鄰鄙設施,隨著時代的 演變以及環保意識的抬頭,后里資源回收廠 發現解決垃圾處理量的同時,更希望藉由環 境教育的方式,加強民眾資源回收的觀念及 瞭解資源回收(焚化)廠所肩負的重責大任,以 達到源頭減量與扭轉資源回收(焚化)廠負面印 象的目的,進而使后里資源回收廠成為民眾 友善的學習環境。

MORE
八卦山生態遊客中心

參山國家風景區成立民國90年3月16日,涵蓋獅頭山風景區、梨山風景區和八卦山風景區。八卦山脈生態遊客中心位於八卦山風景區北邊,鄰近八卦山大佛,是全國第一座以灰面鵟鷹(英文名:Grey-Faced Buzzard;學名:Butastur-indicus)生態為展示主題的遊客中心,並同時展列八卦山風景區現況。

MORE
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社區

金瓜石地區曾為臺灣重要的金屬礦物產區,具有不同於其他區域的特殊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樣貌。又地處台灣東北角潮濕多雨的氣候環境,依山傍海的地勢與特殊的地質生成,造就金水地區周遭豐富的生態體系。 新北市金水山城社區合作社以保存、發展、經營鑛山古蹟、文化創意、環境永續為目標。認養了前台灣金屬礦業有限公司「本山六坑」及周邊大塊山谷平台,其間許多風景優美秘境有如桃花源,包括「六坑坪」、「本山六坑」、「無言的山丘」、「斜坡索道」、「南北隧道」、「廢煙道」及周邊廢棄之廠礦遺址等,我們將之命名為「黃金幽谷」。作為本社環境教育場域重要場所之一。尤其最可貴的是在「黃金幽谷」內我們可研析部分廠礦遺址例如「廢煙道」周邊,一度曾有重金屬汙染問題,歷經廢場36年後,大自然涵融、吞蝕及復原的痕跡,以及目前綠意盎的現狀。

MORE
松山奉天宮環境教育中心

松山奉天宮環境教育中心之天 公信仰形成於錫口時期,祖先耕種 「看天田」,依賴自然環境賦予農 作物豐收之感謝態度演變為民俗文 化,以泥塑方式將自然環境特徵擬 人化,顯示出當時人們於生活中對 自然環境的敬重,因此與松山奉天 宮一樣選擇友善環境祭祀方式,傳 承祖先感謝自然環境與祈求有良好 的自然環境條件,也能使拜拜的人健康。 環境教育成人班導覽,收費150;學生免費。

MORE
中油高雄煉油廠環境教育園區

豐富生態的半屏山麓下,有台灣第一座煉油廠在此駐守,走進高雄煉油廠,看看七十多年的風華歲月,從不斷向前邁進的經濟火車頭,到重視環保議題的能源發展企業,多少歷史軌跡在此誕生及消逝,歡迎各位親自造訪中油高雄煉油廠環境教育園區和我們一同探討。

MORE
白沙灣自然中心

白沙灣(台2線23公里處)是由麟山鼻與富貴角共同合抱而成的半月形天然海灣,在這綿延的白淨沙灘,不僅僅是夏日必遊的景點,更是天然的地質及生態教室,獨特的風稜石是大自然精心創作的藝術品,此外只要靜心觀察就會發現,在這白色沙灘有上特殊的小生物在生活著,白沙灣的秘密等你來發現

MORE
新竹市濱海低碳環境教育中心

本中心與新竹市環境保護局共構,同時也與新竹市垃圾資源回收廠結合,緊鄰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溼地-香山濕地,是一座兼具環保知識、生態保育與教育學習的場所。全館採清新亮麗的色調,室內空間寬敞且舒適,所有設施利用70多種廢棄物及天然素材製作而成,建構獨具一格的「環保風」展區空間。因應活潑多元的學習理念,各展區皆設計了許多有趣的互動遊戲,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及多元性。本中心致力達成永續發展目標(SDGs)理念,期許與民眾共同營造互動式環境教育及學習場域。

MORE
竹北市水資源回收中心

本中心位於新竹縣竹北市,緊鄰鳳山溪,本中心占地約7公頃,為新竹縣第一座民生污水處理廠,處理完成的放流水排放到鳳山溪,有效降低鳳山溪的負荷。參訪本場域可以瞭解到污水從家裡怎麼來到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廠又是如何處理從家裡來的污水,期望能夠改變日常生活使用水的習慣、愛護水。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