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水源特定區擁有潔淨豐沛的水源及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內含一座翡翠水庫,供應大台北地區500萬人口的民生用水。臺北水源特定區環境教育學習中心位於新北市坪林區,以不同於一般旅遊模式進行環境引導與體驗,讓民眾實地踏訪水源保護區、污水處理廠與水質淨化示範區(人工濕地),建立人與環境互動和諧的價值觀。
MORE**需於活動前一個月預約。 友達光電台中廠一直致力於產業特色及文化遺址保存的平衡,以環境友善設計、再生能源開發和文化再現之理念。於2014年8月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全台首家製造業環境教育之場域,並結合特色「LEED金級綠建築」、 「太陽能發電」及「西大墩窯」規劃一系列生動有趣的課程方案。
MORE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業於103年8月5日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核定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精心設計獨樹一格好康又有料的DIY體驗與互動遊戲,寓教於樂的學習內容將本場以蠶蜂為主軸的全新面貌帶領大家進入一個充滿樂趣、生動、好吃又好玩的環境教育學習旅程,讓學員進一步認識環保與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透過輕鬆愉快的學習活動,體認保護環境生態與資源再利用之重要性。
MORE大樹污水處理廠位在高屏溪畔,為全國首座地方政府自行辦理且為高雄市首座三級民生污水處理廠,我們肩負著守護高屏溪水質的重要使命!開放式的空間,邀請關心環境的您能夠隨著污水處理流程親眼看看、聞聞看,污水變清水的過程,能夠瞭解污水處理廠對你我、對環境的重要性。
MORE經濟部工業局每年均投人經費於本園區軟硬體設施改善,使得污水處理廠內如同公園般綠意盎然。不同於其他民生污水處理廠的是,本廠主要是處理工業區所產生之廢水,肩負者重大的任務,因此做好污水處理,達到水資源再生與永續利用之目標,並且集中管理避免事業所產生之廢水污染自然環境,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任務。本廠除水資源教育館外,設有簡報室、戶外活動區、景觀水池等教學設施,並於處理單元設有解說牌及主題彩繪等,使得本廠成為環境教育推廣之絕佳場域,更使學員在學習之餘,還能陶冶身心。
MORE九族文化村位處臺灣的心臟位置,佔地62公頃,創立於民國75年7月27日,北四周保有原始森林風貌,西向日月潭,南負水社大山景色優美,建築皆在呈現部落組織、家庭型態、文物藝術、巫法禁忌、婚喪慶弔等情況,以保存原住民最有價值的文化。
MORE文山資源回收環保教育園區位於臺中市南屯區大肚山畔東麓,是兼具垃圾減量及廚餘回收的多元化資源回收再利用場。園區結合文山焚化廠及餘樂園的設施,包括:資源回收分類示範場、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巨大廢棄物粉碎場、廚餘堆肥場、餘樂園、滲出水處理廠、焚化管制室、掩埋管制室及地磅室,以垃圾焚化處理及廚餘回收再利用處理達到垃圾減量的成效。
MORE園區位於國定卑南遺址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卑南遺址是臺灣規模最大史前遺址之一,具有完整的聚落型態與資料,也是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石板棺墓葬遺址。此外園區亦有豐富的原生樹林與臺灣原住民民族植物展示與推廣,因此本園區兼具史前文化、原住民傳統知識與自然生態等豐富資源的環境教育場域。
MORE廠為營造活潑生動的環境教育空間, 以「綠色夢工廠」為發 想,虛構5位綠水星人,設定不同的個性及專長,從外太空到地球執行不同的環保任務,代表焚化廠的環保作為, 透過特色的主題展示空間、互動式的遊戲及無線上網的多媒體功能,連結更多焚化廠營運情形及環保知識,創造豐富有趣的環境教育氛圍。
MORE吉貝石滬文化館設置起源,是澎湖采風文化學會,於2004年起借用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吉貝遊客中心會議室後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申請設立地方文化館(民間館),以 巡滬人模型、石滬意象裝置藝術、吉貝漁業的沙畫、油畫、石滬漁具、石滬漁權影本、石滬研究著作、石滬漁獲燈箱、吉貝石滬漁業文化短片等內容,作為展示架構。自2005年起,文化館在林文鎮老師團隊的戮力經營下,著力於展示延伸至海域的學習氛圍,以石滬景觀維護的工法,創造吉貝環境生態博物館的經營模式。2007年起,改由吉貝保滬隊志工為骨幹,組成「澎湖海洋文化協會」與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簽立合作備忘錄,持續積極從事吉貝石滬文化的傳承工作。並於2014年提案申請文化部「磐石行動—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延續石滬文化再生。為積極推廣吉貝石滬文化的傳承與實踐,本處申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妥善運用地方資源特色,設計環境教育課程,導引學員學習石滬漁業的人文價值,推動吉貝文創旅遊觀光的願景並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永續維繫吉貝美麗的海上珠串石滬文化。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