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設施場所介紹

臺灣縣市地圖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連江縣 金門縣 澎湖縣
熱門場所推薦
依搜尋結果顯示
長榮大學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

2014年珍古德博士來訪長榮大學,本校與台灣珍古德協會共同推動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建置計畫,以「深耕在地、連結國際、社會責任」為推動目標,於校園內陸續建設環境教育硬體設施包括綠色建築珍古德教室、根與芽工作坊、可食性地景、中水回收池、鎖孔廚餘花園、太陽能教學設施等綠能及零廢棄示範場所。並由生態中心環境師以愛觀察、懂思考、勇於探索及國際化元素設計了「二仁溪流新希望」、「水水魔法師」、「紙為你磚心」3套認證教案,涵蓋二仁溪環境保育、水資源重要性及資源循環利用。本中心藉由民間、學校及政府合作,【根與芽行動】教育大眾認識環境議題及公民行動的方法,將友善環境觀念深植於人心,從而激發民眾落實環境保護行動。以『體驗式』、『國際化』、『趣味性』、『多元化』的特色課程,營造永續生態與教學的教育園地。

MORE
歐萊德綠建築總部

歐萊德作為全球第一間達成碳中和的美妝企業,位於桃園龍潭的總部更是全亞洲第一座綠建築化妝品GMP廠;建築物獲得「台灣EEWH綠建築黃金級」及「鑽石級建築碳足跡認證」,為企業與自然共存的最佳展示。由課程引導與內容淺移默化,透過產品設計、空間體驗、價值澄清,讓人與社會群體、人與自然環境產生連結,進而實踐環境教育。

MORE
嘉義市水資源回收中心

嘉義市第一座水資源回收中心,佔地16.6公頃,廠內保留大量綠地及豐富動植物生態,承接嘉義市區生活污水,透過先進的處理技術,有效降低排放水質的污染,並將處理完的水回收再利用,供給廠內用水及外部單位取水。管理大樓獲綠建築標章,舒適的教學環境提供以水資源、水污染等議題為主軸的環境教育課程,搭配活潑生動的教學內容,在歡樂的學習環境中培養與水共生、永續利用的精神。

MORE
臺中港環境教育中心

臺中港建港歷史悠久擁有豐富人文歷史特色及自然生態資源,近年更配合國家綠能發展政策演變為風機組裝母港。因此,園區融合上述特色並結合既有建築物、場域等優勢,發展具在地特色的環境教育課程與環教活動,課程完整記錄臺中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讓參與民眾瞭解臺中港人文自然生態,同時以寓教於樂方式,學習及建立環境友善的觀念。

MORE
慈濟臺中靜思堂

慈濟臺中靜思堂位於台中市南屯區豐樂里,里內有全台灣首座雕塑公園-豐樂雕塑公園,對面是南苑公園,附近有臺中捷運豐樂公園站及市公車停靠,交通便利。目前環境教育三館,主要呈現議題 1.友善大地、災害防救 2.循環經濟、延續物命 3.綠色生活、減緩暖化。各館均設計互動體驗活動,提升學習效果。

MORE
海豐濕地環教場域

海豐濕地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提供完整的生態系統服務,使動植物賴以生存。濕地蓄水量提供防災減災、淨化水質、地下水層補充,強化因應極端氣候之韌性,淨化後水質,透過崇蘭舊圳挹注萬年溪,活絡周邊農業灌溉與公民參與,兼具歷史文化保存與產業發展之重要地位。

MORE
和平島地質公園

和平島,台灣最近的離島,距離本島僅70公尺,和平島地質公園內擁有2300萬年前壯觀地質美景及豐富生態、園區內設有能與魚兒共遊的天然海水游泳池、擁有無邊際海景的環山步道、阿拉寶秘境更被外媒評選為「全球21個最美日出觀景點」之一;致力於推動台灣永續旅遊發展,更於2020年獲得英國國家標準機構(BSI)頒發「ISO20121永續活動管理系統」認證,成為亞洲第一個取得認證的國家級景點。 隨著時代更迭,在這塊土地上累積了豐厚資產,是北部地區很適合認識地質景觀、親海、休閒遊憩的場域,也是發現歷史、探索自然的絕佳戶外教室。讓我們一起發現自然的美麗,在大自然裡學習,或更進一步了解環境面臨的挑戰,思考我們可以做什麼環境行動。

MORE
大甲溪發電廠

大甲溪流域主要分布於臺中市,流經德基水庫、青山壩、谷關水庫、天輪壩、馬鞍壩、及社寮臨時壩等蓄水設施,蓄存大甲溪的水資源。本廠利用上述五座水庫、水壩及臨時壩所蓄的水量進行發電,總裝置容量計1,150MW,年發電量達26億度電,佔全台灣的水力發電裝置容量約1/4,佔總水力發電量40%,為國內慣常水力發電的第一位。 本廠馬鞍壩生態園區建置許多生態友善設施,並可透過主副魚道的體驗及觀魚視窗,感受周圍動植物生態景觀的豐富及多樣性,了解本廠在自然生態環境維護的重視及努力。另外,本廠利用過往曾經的電力設備及設施、文物,進行精心規劃,成立電力公園及電力文物館等展場,具有豐富的水庫、水利、水力發電、生態保育、綠色能源,及電力發展文物等多樣化的環境資源;近年來更積極發展太陽能發電 ,成為雙綠能的發電廠,非常適合規劃設置為環境教育場域,供一般民眾、公務人員、學校師生參訪學習。

MORE
牡丹鄉東源部落環境教育中心

東源部落環境教育中心以東源濕地為主體,由一處大面積沼澤以及一座小型湖泊組成,其湖泊部分目前名為東源湖,另有哭泣湖或是東源池的別稱,該座湖泊為人工圍堰成形成用來灌溉的人工湖泊,總面積約有五公頃,沼澤處則稱為水上草原,目前兩者合併稱為東源濕地。另外還有蓊鬱高大的桃花心木森林及野薑花與水社柳等豐富的自然生態,並由牡丹鄉公所設立為東源森林遊樂區。

MORE
菌寶貝博物館

台灣第一座以微生物為主題的菌寶貝博物館,提供完整微生物的相關知識導覽解說,並透過觀光工廠的設立,帶入具教育性與娛樂性的課程。 "菌寶貝博物館"獲得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及課程認證,將帶領學習者認識微生物,在環境與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介紹微生物的基本知識,說明其如何影響人體健康與自然生態,並藉由專業導覽深入了解環境保護與微生物應用的關聯,提升大眾對微生物及其對環境影響的認識,進而培養愛護環境的正確觀念與行動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