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戲劇館設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內,是文化部博物館,也是戲曲文化保存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以歌仔戲(主)、傀儡戲、北管戲曲、布袋戲(輔)為維護範疇,兼具戲劇展示、傳承教育、表演推廣、蒐集典藏、研究出版等多重功能,館藏豐富、展示精彩、戲劇推廣活動熱絡,是維護民間戲劇的重要場所。為散播戲劇種籽,將珍貴技藝往...
MORE
以廢棄物再利用的概念融合於社區營造中,重現傳統農村的文化與保存。透過『社區即教室』的理念傳承鄉土文化與在地農業的精神。
MORE
1901年,橋仔頭糖廠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工業園區,面積達28公頃,於1999年停產後成為臺灣第一座獲得文化資產法保護的工業遺址。白屋原址是橋仔頭糖廠日式招待所,是臺灣唯一以「藝術與生態」通過認證的場所。我們想像我們的孩子,可以赤腳踏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撿拾樹下的落葉,並視每顆種子為珍寶;每年秋天,...
MORE
106年榮獲ICOMOSNL(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荷蘭分會)頒贈全臺首面「水文化資產守護盾」,表彰石門水庫對臺灣水利文化的貢獻,獲得國際肯定。配合國際對「水文化」的重視,石門水庫環境教育逐步轉向對「水文化」的探索,重整石門水庫建設史,及桃園台地自明末清初迄今之水資源發展史,期能透過歷史的...
MORE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以豐富多元的展示手法,將環境與生態的概念和知識,搬入展場。以「人與環境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區及環境相關主題特展,引領民眾瞭解人與水、人與空氣、人與土地、人與萬物等議題;亦運用本館戶外空間(如北側綠地景觀廣場、二樓戶外空中走廊等),將環境學習體驗由室內延伸至戶外;並配合環境相關節日...
MORE
本園區透過自然步道環境解說,可以認識在地的地景特色,瞭解過去人們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水土保持的方法。而蝴蝶生態課程則可以認識蝴蝶生命的四個階段以及與植物的關係(蜜源與食草),瞭解飛牛運用現地環境營造蝴蝶棲地的方式。另外,透過酪農體驗系列課程,可以認識並比較乳牛的種類及其特色,並瞭解酪農業與環境的依存...
MORE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北部金山、萬里之間的野柳岬上,園區內有海蝕洞、蕈狀岩、燭台石、薑石和壺穴等豐富多樣的地質景觀,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女王頭、俏皮公主和金剛石等各具特色的岩石一一呈現在你我面前。行走時請留意腳邊的海膽化石,它們可是此地曾為海底環境的最佳證據!當您身處於這片奇幻岩林中,相信很難不讚...
MORE
臺本廠位於曾文溪出海口南岸,廠區佔地14.5公傾,主體廠房面積8,200平方公尺,為多功能廢棄物處理廠,參訪本環境教育場所可瞭解垃圾處理過程、質能轉換功能及資源回收再利用與垃圾減量的重要性,及本廠有廚餘堆肥及資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實體DIY教學可享受DIY的樂趣。
MORE
以火山地質聞名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4年,園區海拔高度自200公尺至1120公尺,面積為1萬1338公頃。因受強烈東北季風及火山地形的影響,帶來豐沛的雨量及特殊的植物生態環境。多樣的地形及繁茂的植被,提供了各種動物絕佳的覓食、活動和棲息場所,進而孕育了豐富的動物群聚。它鄰近大臺北地區,與人...
MORE
走馬瀨農場為臺南市農會全心經營的休閒農業區,場區面積廣達120公頃,其中40公頃為紐西蘭風情的牧野草原,浩瀚壯麗,獨步全台。本場位於臺南市東西向84快速公路南側走馬瀨交流道出口處,交通便利。場區由曾文溪中游三面環繞、阿里山支脈,烏山嶺四邊環抱,形成一塊山水桃花源。四百多年前,本場為西拉雅平埔族部落...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