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污水處理廠是全國第2大二級生物污水處理廠,採半地下化設計,每日設計處理量24萬噸生活污水,主要處理臺北市內湖區、大直區等地區,污水處理後經次氯酸鈉消毒後,放流至基隆河,亦將部分放流水經再過濾,產製再生水,供廠內及提供外部取用,以落實循環經濟理念,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了讓更多市民瞭解污水的產生、收集、處理及回收的過程,進而了解水資源的循環,提供多套環境教育課程。
MORE本中心位於高雄市小港區臨海工業區內,鄰近大林蒲、紅毛港文化園區以及鳳鼻頭文化遺址、南星計畫區等處,中心的開放空間以「陽光、海洋、綠地」三元素作為整體設計主軸,希望以友善的生態綠地屏除工業長久以來霧濛濛的刻板印象。而中心主要的工作就是將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污水,經由污水處理程序淨化為可再提供工業使用的再生水。藉此達到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讓一滴水能有多次使用的用途。
MORE南科再生水廠設置目標在回收並淨化工業廢水作為半導體製程使用,同時減少工業廢水排放、達到穩定產業供水、增加水資源並降低環境衝擊等多重效益。一方面穩定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朝水資源永續利用的環境願景邁進。 本教育園區於再生水廠2022年9月正式營運後,展開環境教育工作、推廣教育服務,以實踐水資源永續行動為目標。
MORE本中心位於鸞山部落上方,擁有保存最為完整的楠榕混生林帶與原生物種.期盼透過建立留住土地、場域的永續管理機制,用布農族人傳統古老的智慧,森林銀行的概念,將本中心作為重建族群文化,找回人與大自然對等、永續和諧的學習場域。 此外,本中心更進一步強調部落的主體性,累進對土地、自然、文化等在地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全力投入山林知識的重建,尊重其他動植物的生存權,也同時爭取布農族族人對其文化的主導權與詮釋權.讓祖先的智慧再次從土地成長茁壯,以守護及發揚部落文化。
MORE本場域位於有「外島中的外島,前線中的前線」之稱的金門縣烈嶼鄉,距離中國大陸廈門僅5公里,該場域是金門唯一的一段玄武岩海岸,有特殊洋蔥狀風化的柱狀玄武岩、花崗岩等地質景觀,每年3到5月更有季節限定猶如綠色地毯般的綠石槽美景。烈嶼鄉因四面環海,具有豐富的海岸動、植物生態,由烈嶼鄉公所提報為環境教育場所,期透過環境教育的課程,保護烈嶼地質景觀及海岸生態,降低遊客人潮帶來之垃圾與污染,保育海岸動、植物生態環境,在推動觀光發展之餘,亦維護自然環境之美,達到環境永續目標。
MORE園區位於國道十號的終點,是往返東高雄九區的必經之地。 而這裡在日治時期,這裡曾是輝煌的「香蕉王國」,更有「北九份,南旗山」的口號出現。 糖業、日本人的出現給了旗山香蕉無可取代的地位,隨著時代的變遷,糖業沒落榮景不復;日本人走了,但旗山的香蕉還在,但剩下的卻只剩長輩口中的故事。 您可能不知道香蕉是農業廢棄物產出最多的水果,但在這裡您會學習到我們是如何把各個農業廢棄物化腐朽為神奇,以循環經濟實現低碳永續發展,透過糖業整合在地文化歷史脈絡。 以香蕉的一生結合糖業文化,規劃兩套環境教育相關課程;以實際的五感體驗探索認知香蕉王國,悠遊糖鄉。 透過課程瞭解文化保存、居民認同的重要性,學習低碳永續家園及與自然環境共生、共存、共榮。
MORE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在規劃、設計、施工各階段中,一直秉持著最小開發、維護最大生態的宗旨,透過開發前的生態調查成果,分析可行的施工方案與措施,著重改造生態滯洪濕地,大幅增加園區的生物多樣性。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與生態工法的運用,有效降低開發對在地生態系統的衝擊,展現了人為活動與自然生態共存發展的最佳典範。 此外,園區還設有環境教育中心,展示園區的開發歷程、地景變遷以及生態保育的相關資訊,並提供一般民眾導覽和環境教育課程的服務。
MORE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倡導的護生觀念、佛陀行化等品德教育,連結水資源、自然資源、動植物生態資源,透過服務的品質、低碳飲食、節能政策、永續的資源循環概念,建構出佛館環境教育的特質,一直是佛陀紀念館要推動的方向。
MORE日治時期有個台灣前瞻基礎建設就在來義?這個典範水利工程迄今還在使用?與來義排灣族人又有什麼愛恨情仇?一起沿著圳道走讀這環境友善的水利工程,在排灣族首都沉浸式感受原民文化,最後跟來義鄉一起與自然生態訂下守護永約吧!
MORE嘉南大圳如同血管遍布於嘉南平原上,以豐富的水資源創造出「生產、生態、生活」的三生環境,使嘉南平原從「看天田」轉變為物產富饒的平原,位於大圳源頭的烏山頭水庫則如同嘉南平原的心臟,律動放水,使得水資源生生不息流經平原的各個角落,滋養著大地萬物。本處期望社會大眾都能夠來到嘉南平原的「心臟地帶」(烏山頭水庫)『從心開始,用心體驗』,透過環境教育來感受她無窮的生命力、並聆聽她百年的故事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