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設施場所介紹

臺灣縣市地圖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連江縣 金門縣 澎湖縣
熱門場所推薦
依搜尋結果顯示
龜山柴油車動力計排煙檢測站

桃園市為全國航空貨運物流中心,車輛往返頻繁,設籍於桃園的柴油大客貨車逾2萬輛,但只有中壢一座柴油車檢測站,年檢測量約為5500輛,明顯不足。且空氣污染防治亦為近年來各界十分重視之議題,因此,為提升檢測能量,故於龜山區興建桃園市第二座柴油車檢測站,車主亦不需舟車勞頓到外縣市檢驗。 桃園市龜山柴油車檢測站位於華亞科技園區內,於106年9月正式啟用,是全國首座符合綠建築標章的柴油檢測站。除了柴油車檢測的功能外,還包含:公園化鐵馬驛站、電動二輪車充電設施、TAF ISO/IEC 17025認證、及黃金級綠建築標章,且未來將爭取配合環保署辦理「柴油車排放煙度儀器檢查人員」證照訓練(實機操作)。 龜山柴油車檢測站除融合多樣環保功能,建築形式也相當富有特色,包括太陽能光電板系統、雨水回收系統、地道通風節能系統、綠屋頂系統、景觀池、景觀玻璃帷幕等,期許成為全國的示範站。

MORE
豐原資源回收場

豐原區資源回收場於93年4月完工,位在大甲溪旁,國道4號的橋墩下方,園區全長510公尺,寬度平均33公尺,總面積約1萬5,000平方公尺。其回收類別達12大類,再以大類為主細分32項,依照規劃分區放置。場區內逐項標示分類以及說明,讓預約參觀的學校和民眾可以透過現場解說和告示,認識資源垃圾應該如何分類,瞭解清潔隊員的回收工作。 園區內的建築物包含:簡報室、維修咖啡館、廁所、管理室等,環境上切割為兩大區,一區為簡報室所在位置,提供參訪者參與課程使用,相隔迴轉車道為園區大門,從大門進入後,為資源回收場工作區,可分為資源回收貯存場、木類回收破碎區、廢棄車輛貯存區、廚餘回收場等,中間由道路切隔成兩邊,共分為34個區塊,每個區塊放置不同的資源回收物,並設有說明牌及相關回收物說明,使民眾一進入豐原區資源回收場可一目了然。

MORE
高雄市燕巢動物保護關愛教育園區

高雄市動物保護處為高雄市動物保護主管機關,民國10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我們就積極想整合並建立一座全國唯一符合動保教育宣導及收容品質均衡的動物收容場域,希望動物在其中要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希望民眾樂於前來、希望收容的動物可以趕快被認養!因此,規劃建造初衷就是希望「提升動物福利,提高空間周轉率,有效推動動物認養」,我們不需要一座「六星級的動物集中營」,或是蓋一個「眼不見為淨的動物垃圾處理中心」。 「高雄市燕巢動物保護關愛教育園區」占地0.9公頃,分為「行政作業中心」與「認養及教育中心」兩部分。自101年開始前置規劃,103年9月動工,105年5月完工,105年7月啟用。兼顧動物福利、疾病管控與綠能減碳。總收容量約360隻犬貓。 園區除具有綠建築標章,更榮獲104年度國家卓越建設金質獎、中華建築金石獎(規劃設計類)、105年度國家卓越建設優質獎(施工品質)、高雄厝綠建築大獎、106年度園冶獎(公共建築景觀類)、107年第1屆政府服務獎專案規劃類等獎項。

MORE
向禾休閒漁場環境學習中心

向禾休閒漁場以生態養殖方式養殖,魚池內種植紅樹林樹種,土堤以自然生成耐鹽耐風的植物;及人工栽種的南美蟛蜞菊,以上植物不但可以護堤固土,增加綠美化,自然生成的植物與週遭環境相同,不但吸引濕地的昆蟲與鳥覓食棲息,也吸引了螢火蟲、烏龜、草蜥、石龍子等。 水池內養殖大量”海菜”做為淨化水質與魚類休憩場所並可以食用。魚池內以混養虱目魚、吳郭魚、草蝦、螃蟹、文蛤、螺、河豚等做為食物鏈的生態系統,以魚吃海菜,魚糞便被海菜吸收、螃蟹、河豚吃螺,螺會分解死魚,蝦會吃水中青苔等方式養殖,魚塭以東西座向殖不但可以減少冬天東北季風對魚所造成的寒害,魚池內的水更引海水而非抽地下水養殖,有別週遭養殖方式又不會造成地層下陷的危機,水位低於隔壁魚池只保留約30~50公分水深,除了不會造成水深危險又可以在夏天時水氣蒸發;隔壁池水高壓往低壓流,達到水位平衡的效果。讓遊客在進入協會時就能體驗本魚場輔導以自然生態工法養殖的用心,場域內為有文蛤養殖與體驗區、餵魚釣魚區、划船捕魚區、紅樹林生態區、海盜船的主題探險、未來有蚵養殖介紹區、淡水生態區等不同主題讓來的客群對不同主題介紹有所認識近而運用在生活上。

MORE
慈濟高雄靜思堂

以「慈悲行動」對治「氣候變遷」用「智慧創新」邁向「地球永續」 慈濟高雄靜思堂位於高雄市河堤南路的靜思堂,緊鄰運河與河堤公園,從廣場到建築物本身,都是綠建築與省水省電的環保工法打造。 氣候變遷是當前全球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攸關未來人類的生存福祉,因此高雄靜思堂設計本課程方案「趣愛地球」,藉以揮環境教育功能,讓人人對全球暖化有進一步的了解,體認目前嚴峻的環境危機,進而改變我們的觀念與思維,並帶出有效的行動,共同珍愛地球。

MORE
第一銀行綠色金融教育館

本館坐落於第一銀行萬華分行(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7號)3樓,運用3樓教室、4樓綠色金融展示區及頂樓生態水培綠屋頂等資源,建構為綠色金融環境教育學習場域。本館設有多項建築環保節能及生態綠美化等環境友善措施,諸如LED省電燈具、自然採光設施及能資源自主循環與魚菜共生系統之綠屋頂。來此參訪或學習環境教育課程之民眾及機關團體,可以了解銀行運用本業核心力量,從自身服務流程、資金借貸徵信審查過程,發揮環境保護影響力。

MORE
羅東地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羅東地區水資源回收中心」為全國第三個BOT案之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於94年12月13日由「東山林開發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宜蘭縣政府完成正式簽約,總服務面積達2,500公頃以上,污水管線長度達85公里以上,接管用戶達32,000戶以上,於98年6月26日起,交由「山林水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操作營運管理。 本中心以「活水共生、知識教育、生態資源」為經營目標,期藉由環境教育課程規劃,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外,更能讓學習者知與覺之「人與水及生態環境」為共生觀念,提昇對環境認知的素養、價值觀,進而尊重環境,並以行動落實於生活。

MORE
寶山第二水庫

寶山第二水庫(以下簡稱寶二水庫)為新竹地區重要之供水水庫,與寶山水庫及隆恩堰聯合運用,提供新竹地區生活、生產、生態所需的水資源。寶二水庫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於109年4月21日取得認證,且寶二水庫特色為集水區全部徵收,無外在開發行為擾動,保持水庫集水區天然原本生態資源,本場域希望透過環境教育活動,讓參與學習的民眾及學校師生瞭解寶二水庫的水資源設施與自然生態,並讓參與者了解新竹地區水資源取得之相關過程及新竹地區在環境限制下之水資源不足之調度問題等議題,讓保育水資源之理念深植學習者之內心裡。

MORE
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

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南仁路220號,鄰近湖山水庫,園區佔地46公頃,淨水處理設備是園區內的最大的特色,將從湖山水庫引進的原水,經過層層處理後,可供應大雲林地區及北嘉義、南彰化等地區民生用水。 園區位於湖山淨水場內,為打造環境永續經營之自來水處理場所,湖山淨水場於106年8月正式啟用後,同年11月立即取得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同時設立湖山自來水環境教育園區,以水資源教育概念作為課程發展主軸,透過導覽解說、體驗、課程、遊戲等方式,引領大小朋友從大自然中探索與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水資源、地方人文及自然生態的關係,從多樣化教學與體驗活動中,培養正確永續使用水資源的態度與價值觀,進而讓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做到愛水和惜水的具體行動。 園區在109年的4月21日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在通過認證短短半年多的時間,於同年10月份參加環保署首次辦理的「綠遊環教場所人氣王就是我」網路人氣票選活動,在全國200多座優質環境教育場域激烈競爭中,獲民眾肯定脫穎而出得到全國第五名佳績。園區另一學習亮點為109年甫設置完成的「水資源教育館」,以好玩又有趣的互動式教具,搭配專業講師介紹,從水源頭介紹到水龍頭的點點滴滴,歡迎各機關、學校、團體等踴躍報名參觀上課。

MORE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陶瓷博物館為臺灣首座陶瓷專業博物館,一樓及二樓展區陳列臺灣陶瓷發展、陶瓷產地及技術。本館亦關注在地陶瓷產業發展,2樓的202展區,主題為「硘仔鎮—鶯歌陶瓷歷史」便是介紹鶯歌在地陶瓷文化,並搭配多種多媒體互動展示,相當豐富多元。陶博館為臺灣首座採清水模設計之公立博物館,獨具一格的建築外觀,亦獲得臺灣建築獎及遠東建築獎的肯定;藝術園區設置國際駐村研習中心、內有各類窯爐與工作坊,提供完整陶藝創作環境。 此外,本館每年策劃多檔全國性或國際性陶藝特展,包含兩年一次的「臺灣陶藝獎」或「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一樓陽光特展室及B1陶藝長廊每月皆有來自國內外陶藝家主題展覽。若想體驗製陶DIY手感,可至本館地下二樓陶藝研習室或受親子歡迎的兒童體驗室,每季更換不同主題供民眾體驗。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