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科技大學位處臺中盆地東南方,占地面積達66.4公頃,為營造生態豐富校園,除第一期校地(約18公頃)外,其餘都保留自然形態。 經過多年努力, 目前綠覆率達94.43%。除生態校園外,本校也整合「節能節水綠建築」、「水資源」及「自然環境與防災」等課程特色,提供多元的環境教育學習課程,並希望與大家共...
MORE
1820忘憂谷登山步道具有豐富的次生林相,以油桐樹、樟樹、香楠、山黃麻為主,幽美的環境讓許多野生動物居住於此,來到這裡可以聆聽蟲鳴鳥叫,觀賞蝶飛流螢,沉浸於大自然之中。西湖渡假村為亞洲唯一的安徒生主題樂園,安徒生故事中栩栩如生的生物佇立在園區各個角落,來訪者可以在環境與童話之中體驗自然與文化的結合。
MORE
「蘭陽博物館與溼地」環教場域的前身是清代宜蘭第一個正港(頭城烏石港)舊址,昔日以「石港春帆」著稱,1878年以後海港不斷的淤積形成溼地的面貌;1990年起烏石港重新整建,兼具休閒觀光功能的漁港;2010年蘭陽博物館落成,為認識宜蘭的文化窗口。面對著精神地標龜山島,園區烏石群及博物館是歷史與地景之積...
MORE
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到乾淨安全的自來水得來不易,「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區管理處」特別結合「澄清湖高級淨水場」先進的製水科技和「澄清湖風景區」豐富的生態人文,成立「澄清湖高質水環境教育園區」,於2014年3月25日取得環境教育場所認證。本園區兼具水資源管理、環境保育、遊憩及教育等功能,融合水...
MORE
好時節休閒農場永續農業環境教育中心結合農村食、農、遊、藝、景五大領域的資源特色,提供參與課程研習者有趣的、生活化的環境教育研習,達到食農教育、生態保育、農村工藝傳承之目標。我們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與農村真誠純樸的人情味,讓人拋開束縛忘卻煩憂,享受身心靈無限延伸的幸福感動。傳承農村即將失傳的工藝,掀起...
MORE
臺博館成立於1908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百年來擁有豐富的臺灣人地動植收藏,目前共有本館、古生物館、南門館、鐵道部園區四個館區,各具特色,串連成臺北城的自然寶藏。本館主要探索臺灣自然史與全球環境生態議題,鄰近的二二八和平公園也蘊涵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在原為土地銀行建築的古生物館,可以一睹生物...
MORE
位於林內鄉的「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是國內首座以「農田水利」為主題的特色場域,有著豐富的歷史、優越的地理環境、多元的人文,透過「農田水利文物陳館」靜態展覽介紹農田水利演進史,結合室外動態水利設施模型展示,配合周邊景觀配置古農具,將台灣農田水利演變發展史及早期農村文物完整呈現,兼具教育與傳承的功能。...
MORE
「屏東縣綠能生態永續教育園區」之前身「光采濕地再生能源示範教育園區」是屏東縣政府推動「養水種電計畫」的重點示範區,並引進各式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結合數位技術輸配電力,成為全國兼具防災與調適功能的智慧型微電網示範,亦作為本園區推動環境教育主軸。2017年取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場域環境包含以再生能源併自給...
MORE
尖山埤的發展歷程有著近代台灣糖業的興衰及產業轉型,過去配合製糖期曾進行空庫排砂,是全台唯一進行空庫排砂的水庫。台糖尖山埤渡假村成立的「尖山埤環境學習中心」以製糖水庫歷史及淺山生態環境為特色,發展宗旨為「以行動守護淺山-保山保水保文化」,計畫將環境教育結合渡假村的環保住宿及低碳餐飲,朝向生態旅遊發展。
MORE
設有多種的環保設施及自然資源:雨水回收利用之生態池與河道、複合性生態外 牆、加勁擋牆、舞蝶仙境、台灣原生種植栽等區域,經由課程活動引導思考,在環境開發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哪些友善環境的手段與做法,將環境破壞降到最低?且工廠設置 之水回收系統,又是如何使一滴水可以被使用到3.5次?待你一起來探索經過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