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84年10月18日,為我國第6座國家公園,亦是國內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與戰役紀念為主兼具保育自然生態的國家公園。園區範圍3528.74公頃,佔大小金門約1/4面積。區域內有豐富的傳統聚落與人文史蹟、重要的戰役紀念地及自然生態資源。傳統聚落中,疊合了「閩南文化」、「僑鄉文化」及「戰地文化」三種不同時代文化層,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是最佳的環境教育場所。
MORE
本園區「島湖區」內,就利用 當時廢棄瓷土礦區,開採挖掘的坑 洞,加以擴大並提升蓄水功能,並 在中央設置人工湖島(仿金門地形), 依原尺寸1:1複製64尊風獅爺,安置 在島湖的相對方位成為金門島嶼縮 影,供進行環境教育課程學員文化 保存之了解。仿金門地形,占地24 公頃,分為大型風獅爺、景觀區、 島湖區與解說中心。
MORE
本所為全臺灣唯一一個可以跟鱟近距離接觸的環境教育場域,可以得到許多你所不知道的知識,鱟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常常用在諺語中。但是各樣古老的生物已經快要消失了,藉由本所的環境教育讓大家更能了解-鱟。另石蚵產業文化館是集合了四百年歷史的石蚵文化,要看壯觀的石蚵田,更不能錯過石蚵特色影片-那些海田路的盡頭。
MORE
金門植物園前身為軍方閒置營區,林務所利用既有的砲堡、軍事建物等與自然生態融合,整建成為一個具有金門島嶼生態系與戰地人文歷史特色的植物園區,成為前線最具特色環境教育場所。 園內有由砲(碉)堡與軍方營舍修繕而成的旅遊資訊站、環形劇場、球型劇場、鯨豚劇場、老兵故事館、生態教室等室內展館與場域,以及樹屋、竹廊道、生態河道、荷花池、螢火蟲復育生態池等戶外空間,適合親子共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