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為解決台灣都會區垃圾處理之可接受途 徑,臺中市后里資源回收廠即在此前提下興 建完成,並將每日燃燒900公噸垃圾產生之 熱能,以汽電共生方式發電,以達資源回收 再利用之目標。 然而,資源回收(焚化)廠的興建往往屬於 不易獲得居民認同的鄰鄙設施,隨著時代的 演變以及環保意識的抬頭,后里資源回收廠 發現解決垃圾處理量的同時,更希望藉由環 境教育的方式,加強民眾資源回收的觀念及 瞭解資源回收(焚化)廠所肩負的重責大任,以 達到源頭減量與扭轉資源回收(焚化)廠負面印 象的目的,進而使后里資源回收廠成為民眾 友善的學習環境。
MORE
參山國家風景區成立民國90年3月16日,涵蓋獅頭山風景區、梨山風景區和八卦山風景區。八卦山脈生態遊客中心位於八卦山風景區北邊,鄰近八卦山大佛,是全國第一座以灰面鵟鷹(英文名:Grey-Faced Buzzard;學名:Butastur-indicus)生態為展示主題的遊客中心,並同時展列八卦山風景區現況。
MORE
金瓜石地區曾為臺灣重要的金屬礦物產區,具有不同於其他區域的特殊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樣貌。又地處台灣東北角潮濕多雨的氣候環境,依山傍海的地勢與特殊的地質生成,造就金水地區周遭豐富的生態體系。 新北市金水山城社區合作社以保存、發展、經營鑛山古蹟、文化創意、環境永續為目標。認養了前台灣金屬礦業有限公司「本山六坑」及周邊大塊山谷平台,其間許多風景優美秘境有如桃花源,包括「六坑坪」、「本山六坑」、「無言的山丘」、「斜坡索道」、「南北隧道」、「廢煙道」及周邊廢棄之廠礦遺址等,我們將之命名為「黃金幽谷」。作為本社環境教育場域重要場所之一。尤其最可貴的是在「黃金幽谷」內我們可研析部分廠礦遺址例如「廢煙道」周邊,一度曾有重金屬汙染問題,歷經廢場36年後,大自然涵融、吞蝕及復原的痕跡,以及目前綠意盎的現狀。
MORE
松山奉天宮環境教育中心之天 公信仰形成於錫口時期,祖先耕種 「看天田」,依賴自然環境賦予農 作物豐收之感謝態度演變為民俗文 化,以泥塑方式將自然環境特徵擬 人化,顯示出當時人們於生活中對 自然環境的敬重,因此與松山奉天 宮一樣選擇友善環境祭祀方式,傳 承祖先感謝自然環境與祈求有良好 的自然環境條件,也能使拜拜的人健康。 環境教育成人班導覽,收費150;學生免費。
MORE
豐富生態的半屏山麓下,有台灣第一座煉油廠在此駐守,走進高雄煉油廠,看看七十多年的風華歲月,從不斷向前邁進的經濟火車頭,到重視環保議題的能源發展企業,多少歷史軌跡在此誕生及消逝,歡迎各位親自造訪中油高雄煉油廠環境教育園區和我們一同探討。
MORE
白沙灣(台2線23公里處)是由麟山鼻與富貴角共同合抱而成的半月形天然海灣,在這綿延的白淨沙灘,不僅僅是夏日必遊的景點,更是天然的地質及生態教室,獨特的風稜石是大自然精心創作的藝術品,此外只要靜心觀察就會發現,在這白色沙灘有上特殊的小生物在生活著,白沙灣的秘密等你來發現
MORE本中心與新竹市環境保護局共構,同時也與新竹市垃圾資源回收廠結合,緊鄰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溼地-香山濕地,是一座兼具環保知識、生態保育與教育學習的場所。全館採清新亮麗的色調,室內空間寬敞且舒適,所有設施利用70多種廢棄物及天然素材製作而成,建構獨具一格的「環保風」展區空間。因應活潑多元的學習理念,各展區皆設計了許多有趣的互動遊戲,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及多元性。本中心致力達成永續發展目標(SDGs)理念,期許與民眾共同營造互動式環境教育及學習場域。
MORE
本中心位於新竹縣竹北市,緊鄰鳳山溪,本中心占地約7公頃,為新竹縣第一座民生污水處理廠,處理完成的放流水排放到鳳山溪,有效降低鳳山溪的負荷。參訪本場域可以瞭解到污水從家裡怎麼來到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廠又是如何處理從家裡來的污水,期望能夠改變日常生活使用水的習慣、愛護水。
MORE
澎湖群島因為受到海洋的隔離,人們在有限的資源下與嚴苛的環境下,孕育出在地與海洋土地的相依關係,塑造了澎湖人獨特的海島韌性,建構了獨特的「海島農業文化」,湖西鄉「南寮社區」正是學習澎湖島嶼文化韌性的最佳環境教育場域,透過「硓𥑮石」所營造的「硓𥑮石厝」、「菜宅」等澎湖傳統農業聚落的文化推廣與保存,引出「生活、生產、生態」三生一體的核心價值,透過環境教育將土地的信念傳承給下一代。澎湖南寮社區自99年開始村長與理事長努力將社區多處閒置或髒亂處整理後再利用, 100年起開始針對古厝群的環境進行改善整理,在整理的同時也著手收集浮球供日後進行環境改造之用。
MORE
明池森林遊樂區位於台7線北部橫貫公路65公里處,山勢西南高聳,東北較低的地形環境,海拔高度約1150~1700公尺,屬針闊葉混合林霧林帶氣候,佔地面積約16公頃。 明池環境學習中心於107年5月 15日通過認證,園區共約30名解說志工,1名全職環境教育專職人員, 環境教育課程明池有迷霧森林下的蕨美新視野、生物駭客與迷霧森林與三套課程;神木園提供神木森呼吸一套課程,課程均採預約制,每套課程2小時。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