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網站導覽
|
回首頁
|
ENGLISH
關鍵字查詢
熱門關鍵字:
氣候變遷
節能
水土保持
動物
訊息發布
今天想去哪學習
環教設施場所介紹
在地X故事
人物點滴
環境變遷
傳統文化
秘境之美
環教補給站
綠色行動
綠色生活
環教青旅行
知識學堂
短影音專區
關鍵字查詢
訊息發布
今天想去哪學習
環教設施場所介紹
在地X故事
人物點滴
環境變遷
傳統文化
秘境之美
環教補給站
綠色行動
綠色生活
環教青旅行
知識學堂
短影音專區
網站導覽
網站地圖
全文檢索
隱私權保護政策
網站安全政策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English
:::
首頁
>
今天想去哪學習
今天想去哪學習
圖示搜尋
進階搜尋
探索十大類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你想從哪裡出發?
請選擇設施場所
自然/生態教育中心
國家公園/都會公園
農場
風景區/遊樂園/觀光工廠
水資源及溼地
社區參與
博物館/動物園
環保/節能設施
文化資產
水土保持
挑選環境教育課程,開啟今天的學習任務!
請選擇環教課程
自然生態
森林資源
環境保護
氣候變遷
循環經濟
食農教育
淨零綠生活
水資源保育
海洋保育
文化資產
水土保持
節能
節水
永續發展
溼地
關鍵字查詢
熱門關鍵字:
節能
、
氣候變遷
、
自然教育
、
森林
斗六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環境教育場域
環保/節能設施
以生物處理法進行污水處理,各單元均有詳細解說,提供污水處理及水資源保育教學用途。包括以放流水營造之生態池,及複層植栽、樹林、灌木及草地,同時種植蜜源植物,堆砌木頭營造生物棲息地,提供生態解說之用。
七股鹽場
風景區/遊樂園/觀光工廠
七股鹽場坐落於台南市七股區鄰近台灣海峽,以前是座曬鹽場,擁有豐富的鹽業資源以及濱海環境特色,包含鹽山、鹽田及濱海植物等,是個自然與人文兼具的場所。為推廣七股地方特色,以多元的學習方式,帶領來訪民眾感受七股在地的自然以及人文特色。
安永心食館
風景區/遊樂園/觀光工廠
安永心食館,透過高科技趣味互動, 認識海洋飲食教育 藉由 DIY 活動了解安心食品製作過程。更提供從產地到餐桌飲食教育;藉由DIY活動了解安心食品製作過程。
重視食品安全與環境友善,發展出三心保證「安心、真心、開心」的經營理念。不僅在展示冷凍保鮮技術和鱸魚全魚利用方面有獨特的教育意義,還結合自然生態和社會文化,提 供豐富多樣的參觀體驗,是一個兼具教育、娛樂和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
新北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
環保/節能設施
經濟部工業局每年均投人經費於本園區軟硬體設施改善,使得污水處理廠內如同公園般綠意盎然。不同於其他民生污水處理廠的是,本廠主要是處理工業區所產生之廢水,肩負者重大的任務,因此做好污水處理,達到水資源再生與永續利用之目標,並且集中管理避免事業所產生之廢水污染自然環境,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任務。本廠除水資源教育館外,設有簡報室、戶外活動區、景觀水池等教學設施,並於處理單元設有解說牌及主題彩繪等,使得本廠成為環境教育推廣之絕佳場域,更使學員在學習之餘,還能陶冶身心。
馬公海水淡化廠環境教育園區
水資源及溼地
為讓民眾認識離島的缺水困境以及純淨安全的自來水的來之不易,「馬公海水淡化廠環境教育園區」希望結合先進的海水淡化設備搭配符合澎湖特色的環境教育課程內容,向來到這裡的人們推廣離島水資源環境教育,了解澎湖獨特的水資源環境、認識海水淡化的過程以及海水淡化在澎湖自來水系統中起到的作用。
石門水庫
水資源及溼地
106年榮獲ICOMOSNL(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荷蘭分會)頒贈全臺首面「水文化資產守護盾」,表彰石門水庫對臺灣水利文化的貢獻,獲得國際肯定。配合國際對「水文化」的重視,石門水庫環境教育逐步轉向對「水文化」的探索,重整石門水庫建設史,及桃園台地自明末清初迄今之水資源發展史,期能透過歷史的回顧與掌握,發掘獨特的水文化與水利智慧,讓參與者覺知所處水環境的艱困,進而關切環境,轉為愛水的行動。
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
環保/節能設施
西部沿海大安、大甲風場有三十六支達德能源設立陸域風機,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配合108年課綱與氣候變遷內涵相關的環境與能源教育議題,希望透過國內目前唯一風能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讓小朋友能親身體驗風能如何發電,以及和生態如何並存。同時促進地方生態旅遊的發展,讓民眾有機會親臨風場,認識再生能源可提供的潔淨生活模式,以及氣候變遷下環境的永續發展。
盟鑫永續綠色工程教育園區
環保/節能設施
盟鑫永續綠色工程教育園區首先瞭解面對溫室效應全氣候變遷影響下,我們如何與自然共存,如何因應大自然日益艱鉅的環境變遷挑戰。藉由園區中全尺寸實體工法設施之應用,展示學習如何藉由綠色工程達到安全防災、水土保持、綠化與生態復育效果。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
風景區/遊樂園/觀光工廠
郭元益為了保存臺灣糕餅的珍貴文化資產,於2001年在楊梅工廠及士林老店,創立了兩間「郭元益糕餅博物館」,藉著各類型充滿創意的活動,將文化傳承的課題變得更饒富趣味。2012年,更成立全臺食品業首座「黃金級綠建築」的綠標生活館,以環境教育讓所有人在享用美味糕點的同時,也能共同珍惜擁有、愛護自然,將環保的理念落實於生活中。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5/31頁
頁
前往
替代性連結:
1 頁
2 頁
3 頁
4 頁
5 頁
6 頁
7 頁
8 頁
9 頁
10 頁
11 頁
12 頁
13 頁
14 頁
15 頁
16 頁
17 頁
18 頁
19 頁
20 頁
21 頁
22 頁
23 頁
24 頁
25 頁
26 頁
27 頁
28 頁
29 頁
30 頁
31 頁
替代性連結
1 頁
2 頁
3 頁
4 頁
5 頁
6 頁
7 頁
8 頁
9 頁
10 頁
11 頁
12 頁
13 頁
14 頁
15 頁
16 頁
17 頁
18 頁
19 頁
20 頁
21 頁
22 頁
23 頁
24 頁
25 頁
26 頁
27 頁
28 頁
29 頁
30 頁
31 頁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script語法,若您的瀏覽器無法支援,請按鍵盤上的alt鍵+左鍵 回上一頁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