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設施場所介紹

臺灣縣市地圖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連江縣 金門縣 澎湖縣
熱門場所推薦
依搜尋結果顯示
大坑生態園區

自民國88年921地震後,臺中大坑中正露營區旁的溪谷地沿岸崩塌,中央補助經費重新修建步道及涼亭等公共設施。次年開始進行棲地營造,成立大坑蝴蝶及螢火蟲復育區(生態園區前身),營造適合昆蟲生活的環境,如今已調查到常出現的蝶種達140多種,也有許多其他昆蟲,如:黑翅蟬、獨角仙、黑翅螢、渡邊長吻白蠟蟬等,深受大眾喜愛! 於104年5月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大坑素來有臺中後花園之稱,大坑生態園區更是其中特別適合體驗在地自然環境及昆蟲植物的好去處,課程規劃以大坑地區植物及昆蟲生態為主軸,隨季節發展不同主題。二、三月是春天的開花季,四月黑翅螢大發生,五月黑翅蟬,六月獨角仙,七八月是蝴蝶翩翩飛舞的季節,秋天能認識不同植物的種子、冬天可以看到許多青斑蝶。邀請您來園區當個昆蟲偵探,搜尋牠們的身姿倩影!

MORE
中科后里園區污水處理廠

后里污水處理廠周遭植栽綠美化及緩衝綠帶,並提供野生動物之棲地,有綠繡眼、黃尾鴝、蜻蛉目、大橫紋芫青等,使場內花木扶疏;綠意盎然、鳥語蟲鳴;生生不息。本場域亦積極倡導綠色環保,包含設置小型水力發電機組,創造綠色能源,回收放流水,建闢生態景觀池,為兼具導覽與教育示範功能的場域。

MORE
盟鑫永續綠色工程教育園區

盟鑫永續綠色工程教育園區首先瞭解面對溫室效應全氣候變遷影響下,我們如何與自然共存,如何因應大自然日益艱鉅的環境變遷挑戰。藉由園區中全尺寸實體工法設施之應用,展示學習如何藉由綠色工程達到安全防災、水土保持、綠化與生態復育效果。

MORE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后里資源回收廠

為解決台灣都會區垃圾處理之可接受途 徑,臺中市后里資源回收廠即在此前提下興 建完成,並將每日燃燒900公噸垃圾產生之 熱能,以汽電共生方式發電,以達資源回收 再利用之目標。 然而,資源回收(焚化)廠的興建往往屬於 不易獲得居民認同的鄰鄙設施,隨著時代的 演變以及環保意識的抬頭,后里資源回收廠 發現解決垃圾處理量的同時,更希望藉由環 境教育的方式,加強民眾資源回收的觀念及 瞭解資源回收(焚化)廠所肩負的重責大任,以 達到源頭減量與扭轉資源回收(焚化)廠負面印 象的目的,進而使后里資源回收廠成為民眾 友善的學習環境。

MORE
歷史建築臺中刑務所演武場(道禾六藝文化館)

昭和12年(1937) 興建「臺中歷史建築刑 務所演武場」 落成,係供司獄官習武(劍道、 柔道)之用,屬臺中市僅存之演武場,歷史原 貌保存完整,極具保存、再利用及建築研究 價值。 民國93年(2004),由臺中市文化局登錄為歷 史建築。 民國95年(2006),演武場發生大火。 民國99年(2010),演武場及周邊建築修復於 10月完工。民國100年(2011),道禾教育基金會正式OT 經營管理,以孔子「六藝之教」精神重新演 繹為「新六藝文化」,即透過各式文化、藝 術、教育體驗與涵養,期許深化生命價值與 活化歷史建築,故輔以「道禾六藝文化館」 營運之。

MORE
中科台中園區污水處理廠

大家看見了嗎?這邊有一棟圓球形如星際總部的建築物!原來是中科環境資源教育展示中心,裡面有中科台中園區污水處理廠的控制中心,以智慧化類神經網路概念,透過園區下水道監測站分析預警,監測著園區內廠商每日設計處理量超過14.5萬噸以上之工業污水水質,迅速提供污水廠異常水質資訊及廠內設備預防性監測數據,增加預警反應時間與即時維護資訊。來到這邊,可以了解污水廠智慧化管理,以及工廠污水變成乾淨可回收使用的放流水的過程!場域內還有中科AI智慧機器人自造基地,可以看到AI智慧化於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附近還有環教推廣夥伴-台積電中科生態園區、友達光電台中廠區及台中都會公園,是安排一日行的綠遊環教最佳景點,等您探索唷。

MORE
石岡壩水源特定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石岡壩水資源回收中心座落於臺中市石岡區西北隅,大甲溪-石岡水壩下游與食水嵙溪交會處。每到汛期,在本中心望向東北方便可看見石岡水壩閘門全開,洩洪奔流之壯闊景象,看出由車籠埔斷層將大甲溪分崩離析,涓涓溪流深蝕切割後的壯麗景觀一覽無遺,緊鄰在側的葫蘆墩圳進水口,憶想農耕時期山城用水灌溉的渠圳,現已褪去僅剩遺址孤存,南邊即是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的東豐自行車道,穿梭在綠色走廊享受自然的美景,周邊還有豐原淨水廠及石岡壩管理中心等機構,與本中心形成「水與發展、水與安全、水與環境」之完整水環境建設,在得天獨厚的場域發展水資源保育環境教育場址,使環境教育更添色彩。 本中心設有管理大樓、污泥脫水大樓及污水處理設施,管理大樓環教設施包括視聽環境教室、水質分析實驗室及大廳;污泥脫水大樓設施包括污泥濃縮及脫水設備;污水處理設施包括原污水抽水站、前處理區、初級沉澱池、生物曝氣池、二級沉澱池及消毒放流池。

MORE
豐原資源回收場

豐原區資源回收場於93年4月完工,位在大甲溪旁,國道4號的橋墩下方,園區全長510公尺,寬度平均33公尺,總面積約1萬5,000平方公尺。其回收類別達12大類,再以大類為主細分32項,依照規劃分區放置。場區內逐項標示分類以及說明,讓預約參觀的學校和民眾可以透過現場解說和告示,認識資源垃圾應該如何分類,瞭解清潔隊員的回收工作。 園區內的建築物包含:簡報室、維修咖啡館、廁所、管理室等,環境上切割為兩大區,一區為簡報室所在位置,提供參訪者參與課程使用,相隔迴轉車道為園區大門,從大門進入後,為資源回收場工作區,可分為資源回收貯存場、木類回收破碎區、廢棄車輛貯存區、廚餘回收場等,中間由道路切隔成兩邊,共分為34個區塊,每個區塊放置不同的資源回收物,並設有說明牌及相關回收物說明,使民眾一進入豐原區資源回收場可一目了然。

MORE
大安濱海樂園

大安濱海樂園佔地約30公頃,本區東北季風強勁,其海岸防風林相以木麻黃與黃槿為主,以降低風力,保護內陸建物與國人生命財產安全;本園區之沙灘受河口帶來之陸源物質(如沉積物、營養鹽等)、季風吹移及海水打磨,其沙質為零號沙,非常細柔且黏性最高,對沙雕作品的表現力最強;灘面自然植被則多見馬鞍藤與蔓荊等定沙植物,其根、莖、葉能使飛沙停留,避免沙丘移動而危害道路與建物;鄰近有北汕溪河口注入形成河口濕地,隨著退潮露出的廣大灘面,可見白鷺鷥、小燕鷗、雙扇股窗蟹或角眼沙蟹等動物在此覓食、棲息與繁殖等。除此之外,本所亦與產官學界合作持續舉辦淨灘活動,讓參與者意識到海洋垃圾的嚴重性與危害性,將心動化為行動,從日常生活中落實垃圾源頭減量。 本園區多年辦理風箏衝浪競賽與沙雕音樂季,惟恐觀光人潮造成本地環境衝擊,故積極推動本園區成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導入環境教育意涵並向下扎根,培育學員環境教育素養,將關懷環境保育化為實際行動。

MORE
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

西部沿海大安、大甲風場有三十六支達德能源設立陸域風機,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配合108年課綱與氣候變遷內涵相關的環境與能源教育議題,希望透過國內目前唯一風能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讓小朋友能親身體驗風能如何發電,以及和生態如何並存。同時促進地方生態旅遊的發展,讓民眾有機會親臨風場,認識再生能源可提供的潔淨生活模式,以及氣候變遷下環境的永續發展。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