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貝石滬文化館設置起源,是澎湖采風文化學會,於2004年起借用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吉貝遊客中心會議室後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申請設立地方文化館(民間館),以 巡滬人模型、石滬意象裝置藝術、吉貝漁業的沙畫、油畫、石滬漁具、石滬漁權影本、石滬研究著作、石滬漁獲燈箱、吉貝石滬漁業文化短片等內容,作為展示架構。自2005年起,文化館在林文鎮老師團隊的戮力經營下,著力於展示延伸至海域的學習氛圍,以石滬景觀維護的工法,創造吉貝環境生態博物館的經營模式。2007年起,改由吉貝保滬隊志工為骨幹,組成「澎湖海洋文化協會」與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簽立合作備忘錄,持續積極從事吉貝石滬文化的傳承工作。並於2014年提案申請文化部「磐石行動—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延續石滬文化再生。為積極推廣吉貝石滬文化的傳承與實踐,本處申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妥善運用地方資源特色,設計環境教育課程,導引學員學習石滬漁業的人文價值,推動吉貝文創旅遊觀光的願景並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永續維繫吉貝美麗的海上珠串石滬文化。
MORE澎湖群島因為受到海洋的隔離,人們在有限的資源下與嚴苛的環境下,孕育出在地與海洋土地的相依關係,塑造了澎湖人獨特的海島韌性,建構了獨特的「海島農業文化」,湖西鄉「南寮社區」正是學習澎湖島嶼文化韌性的最佳環境教育場域,透過「硓𥑮石」所營造的「硓𥑮石厝」、「菜宅」等澎湖傳統農業聚落的文化推廣與保存,引出「生活、生產、生態」三生一體的核心價值,透過環境教育將土地的信念傳承給下一代。澎湖南寮社區自99年開始村長與理事長努力將社區多處閒置或髒亂處整理後再利用, 100年起開始針對古厝群的環境進行改善整理,在整理的同時也著手收集浮球供日後進行環境改造之用。
MORE本場為澎湖縣海洋資源復育的單位,以海洋生物繁養殖技術為基礎,設計多樣且有趣的環境教育課程,著重以遊戲或是與生活體驗結合傳遞海洋保育觀念,場館內有水族展示區、觸摸體驗區、海洋劇場、AR互動區、觀景平台等豐富設施,更有全台灣唯一免費的「種珊瑚」體驗!
MORE為讓民眾認識離島的缺水困境以及純淨安全的自來水的來之不易,「馬公海水淡化廠環境教育園區」希望結合先進的海水淡化設備搭配符合澎湖特色的環境教育課程內容,向來到這裡的人們推廣離島水資源環境教育,了解澎湖獨特的水資源環境、認識海水淡化的過程以及海水淡化在澎湖自來水系統中起到的作用。
MORE雙湖園水資源回收中心是澎湖首座家戶接管的水資中心,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展現了澎湖在環境友善建設上的成就。這裡不僅幫助減少海域污染,還提升了周邊生態環境,如菜園濕地和雙湖園公園。此外,淨化後的再生水可供本中心及周邊休憩園區澆灌植物,並作為環境的補充水源,有效緩解澎湖的缺水問題,推動水資源循環利用。本中心也積極與學校和社區合作,共同創造澎湖美好環境的永續未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