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銀行綠色金融教育館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池南自然教育中心
楠梓水環境教育中心
石岡壩水源特定區水資源回收中心
臺南市環保教育園區
苗栗縣BOT垃圾焚化廠
菌寶貝博物館
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木柵垃圾焚化廠
南華大學永續綠色科技
中山大學海岸校園
八里垃圾焚化廠
台塑楊梅有機生態農場
太魯閣國家公園
中油高雄煉油廠環境教育園區
慈濟高雄靜思堂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污水處理廠
永安社區環境教育園區
嘉義市水資源回收中心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樹林垃圾焚化廠
新竹縣竹東頭前溪水質生態治理區1、2期
臺中港環境教育中心
臺鹽通霄環境教育園區
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中台資源科技(股)公司環境資源教育中心
外埔綠能生態園區
豐原資源回收場
蚵藝文化館座落在王功漁港,文化館內藏有學員作品及王功漁民小故事,館外的老蚵農與蚵田,每件事情都不斷地訴說, 充滿地域性,它不是過去的歷史文化館,而是現在進行式的文化。蚵藝文化館融合常民文化,正在不斷地轉型、變化。起初由一顆廢棄平凡的蚵殼開始,透過環保思維與努力創作,將醜陋的蚵殼幻化為稀有的藝術珍品,逐漸將王功推向全國著名的海洋特色文化地區。
MORE
大葉大學104年度,成為全國第一所同時擁有「環境教育機構」以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雙項認證之機關場所。校區內擁有不同風貌之山林步道4條,總長度達8,247公尺,串連自然山林以及雨水再利用、熱回收、綠色車棚、山泉濕地、智慧綠建築、風力發電及能源研發中心等戶外教學設施,更擁有中區大學獨一無二之「環境教育解說暨展示中心」。
MORE
溪湖糖業鐵道文化園區位於彰 化縣溪湖鎮,創建於西元1919年(大正8年),為彰化縣唯一的糖廠,曾是各 糖廠製糖之首位。 園區內保存龐大的製糖產業遺 產,包含製糖工場、木造五分車 站、346蒸汽小火車與日式宿舍群 等,豐富的產業文化資產與地景。 讓參訪者能感受到時空變化下,糖 鐵產業如何影響周遭的環境與文 化。
MORE
本中心位於彰化縣埔鹽鄉的北邊偏西,為一典型農村聚落,以文化保存和環境改善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個環保和文化兼具的學習場所。在生態方面,由於周遭以農業為主,相對具有多樣化的生物棲息,農務上推廣有機農法;文化方面則保有傳統閩南特色建築,以及平埔族傳統祭祀場所。
MORE
參山國家風景區成立民國90年3月16日,涵蓋獅頭山風景區、梨山風景區和八卦山風景區。八卦山脈生態遊客中心位於八卦山風景區北邊,鄰近八卦山大佛,是全國第一座以灰面鵟鷹(英文名:Grey-Faced Buzzard;學名:Butastur-indicus)生態為展示主題的遊客中心,並同時展列八卦山風景區現況。
MORE
慈恩休閒農場在歷經許久的蛻變而成,主要是這群身障遊民最大的特色學的慢忘得快,而又考慮到他們安全及情緒的改善,最終還是要從有善環境做起,可以說農場是由這群身障遊民為主幹完成環境教育的理念更具有意義,也是全國唯一社福團體通過環境教育認證;在自然農法之帶領下,身心障礙者在農場不斷找尋自身存在的價值,利用循環經濟之概念翻轉所有有缺陷之身心障礙者,從簡單之拔草、掃落葉、翻地、耕土、種植、採收等發展出各類職務再設計,使其能發揮最大價值,更能藉由大自然園藝治療的薰陶讓失智症患者減輕其症狀;就像是慈恩精神指標慈悲喜捨恩惠大地一般,用最真誠的心照顧著這片土地和這群有缺陷的孩子;在農場中可以體驗更多的原始的快樂、真誠的付出和最燦爛的笑容,就像是園區代表作物無花果一樣,象徵著綿延不絕之生命,默默付出一直存在,在這裡不僅能體驗最原始之種植樣態更能與這群身心障礙者互動,找到自己最單純的快樂,更請各位大德伸出您溫暖的雙手來支持、鼓勵他們,使農場人文有更溫馨的笑聲。
MORE
清水岩生態環境教育中心位於社頭鄉清水岩寺內,區域內有百年廟宇清水岩寺及三大名泉中的甘露泉,園區生態豐富,鄰近有長青步道,18彎挑鹽古道橫山步道。另緊鄰清水岩生態展示中心昆蟲館,蝴蝶到處飛舞、4~5月是紫斑蝶與灰面鵟鷹遷徙路徑之一,6~7月獨角仙與鍬形蟲的聚集繁衍、鳥類大冠鷲的叫聲,此起彼落,場域自然生態豐富且生物多樣性,透過環境教育人員解說,學習跟大自然如何共好,是休閒與環境教育學習的最佳場所。
MORE
「永靖魏成美公堂」為歷史建築,目前整合於成美文化園區內。 係由魏家先祖魏尚瑩(1845-1901)引用自論語:「君子有成人之美」,故曰成美。建物本體始建於光緒11年(1885),為一座五間起竹篙厝正身,明治30年(1897)祠堂改築,於大正六年(1917)完成興建,外觀為傳統閩式二進二院埕三合院,左右護龍外各有外護龍,學者林衡道謂之「四馬拖車」的格局。第一進正身「公媽廳」後牆,有一「孔孟好字」合體字,家族以此期勉後代子孫效法孔孟之道,奉獻社會。本場域於2013年規劃歷史建築北側周圍土地,設計景觀庭園、東北角處改為接待大廳,成立頂佳、頂康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成美文化園區對外開放,配合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文化推廣與志工培訓相關活動,進行經營管理,嘗試各項再利用與活化行動。 魏成美堂所代表的也是永靖這個區域,閩南與客家文化,歷經衝突、融合,進而創新出的文化體。他們擷取了各家之長補足短處,在此落地扎根,永續發展。
MORE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