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去哪學習

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
  • 場所名稱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
  • 場所簡介 鯉魚潭是花蓮境內最大的天然湖泊,是花蓮八景「澄潭躍鯉」之一,且已有遊客服務中心、湖畔景觀臺、步道、濕地淨水池、綠能廁所、解說牌等軟硬體設施;一直是花蓮縣境內許多民間團體推動自然環境體驗、生態導覽的重要據點,為維護花東縱谷彌足珍貴之觀光資源與自然生態體系,同時拓展國民旅遊空間,為花蓮地區增加結合觀光休閒與環境教育的優質場域,管理處每年進行志工培訓,發展螢火蟲、兩棲類夜間觀察、植物觀察、環潭解說等不同的導覽解說;尤其每年4~5月的夜間螢火蟲生態之旅,已成夜間生態旅遊的熱門據點,適合作為推廣環境教育的場域。
  • 場所類型風景區/遊樂園/觀光工廠
  • 可預約環境教育課程時間平日
  • 開放時間09:00~12:00;13:00~17:00; 冬 17:00~19:00; 夏 18:00~20:00
  • 公休日無休館日
  • 洽詢電話03-8641691
  • 客服信箱 客服信箱網址erv1408-erv@tbroc.gov.tw
  • 場所網址https://theme.erv-nsa.gov.tw/edu/index.aspx
  • 單人預算 0元~150元
  • 上課人數6人~50人
  • 場所地址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環潭北路100號
  •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證書編號(105)環署訓證字第(EC112002-01)號
  • 檔案下載 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手冊下載 Pdf 檔(E2-04_花蓮縣_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pdf)
場所推薦課程
  • 課程名稱濕地淨化
  • 課程介紹濕地具有生態、防洪及淨水等多樣功能,鯉魚潭人工濕地即是為了當地觀光業產生的污水而設計的溼地,將附近商店的汙水先引入溼地淨化處理後,再排入鯉魚潭。濕地裡頭栽植水生植物和耐水性的植物,再藉由不同大小的石子、砂礫構成過濾層,除了直接過濾汙染物外,也藉由裡頭的微生物來分解汙染物。
  • 授課對象國中
  • 授課時數3小時
  • 課程開放季節 全年
  • 授課時段日間
  • 是否需要跨夜
  • 課程名稱阿美族傳統文化與民俗植物應用
  • 課程介紹阿美族的傳統生活與環境的關係十分緊密,舉凡食(飲食文化)、衣(製作衣服)、 住(建屋)、行(造船)的材料都取之於自然,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材料與傳統的 生活智慧逐漸被遺忘。本課程藉由認識阿美族部落常見的植物(刺蔥、月桃、麵包樹、構樹),瞭解阿美族如何利用這些常見植物;同時,透過臺灣隨處可見的構樹,延伸說明南島語族的遷徙與對構樹利用,增加學員在地及國際視野。
     1.瞭解阿美族食衣住行與環境的關係。
     2.認識阿美族民俗植物。
     3.南島語族的遷徙與構樹的利用。
     4.構樹樹皮的製作體驗。
     5.樹皮
  • 授課對象親子
  • 授課時數1小時
  • 課程開放季節 全年
  • 授課時段日間
  • 是否需要跨夜
  • 課程名稱夜間觀察
  • 課程介紹賞螢活動僅在4~6月;其餘月份為夜間其他生物觀察。當太陽受中央山脈遮蔽、日光漸漸變的微弱,鯉魚潭邊人潮逐漸散去時,正是環潭公路旁的夜間生物準備開始登場的時刻;環潭公路旁的山溝、潮濕的山壁可見兩棲爬蟲類的蹤跡,在春季也可觀察到大量的螢火蟲。本教案設計期學員能感受大自然日夜交替的環境變化,培養對環境觀察的敏銳度,促進對大自然的尊重與喜愛。
     1.夜間觀察安全注意事項說明。
     2.觀察山壁、山溝的夜間生物解說。
     3.靜默行走、雙手放在耳邊,聆聽山林的聲音。
     4.用心感受與分享。
  • 授課對象親子
  • 授課時數1小時
  • 課程開放季節 全年
  • 授課時段夜間
  • 是否需要跨夜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