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設施場所介紹

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
  • 場所名稱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
  • 場所簡介 縱管處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教育課程,目前開放「濕地淨化」、「夜間觀察」、「阿美族傳統文化與民俗植物應用及DIY」、「鳥類大觀園」4個課程預約,由環教專業宣講師引導及解說,希望能透過環境教育向下紮根欣賞自然與愛護環境理念,藉由親自體驗及學習,認識鯉魚潭動植物生態與原住民文化特色,了解觀光旅遊所造成的環境衝擊,學習負責任的旅遊環境行為,進而共同保護屬於大家的環境。
  • 場所類型風景區/遊樂園/觀光工廠
  • 可預約環境教育課程時間平日
  • 開放時間09:00~12:00;13:00~17:00; 冬 17:00~19:00; 夏 18:00~20:00
  • 公休日無休館日
  • 洽詢電話03-8641691
  • 客服信箱 客服信箱網址elv1409-elv@tad.gov.tw
  • 場所網址https://theme.erv-nsa.gov.tw/edu/index.aspx
  • 單人預算 0元~150元
  • 上課人數6人~50人
  • 場所地址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環潭北路100號
  •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證書編號(105)環署訓證字第(EC112002-01)號
  • 檔案下載 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下載 Pdf 檔(140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pdf)
場所推薦課程
  • 課程名稱戀戀民俗植物
  • 課程介紹鯉魚潭周遭居住著阿美族、太魯閣族及漢人,先民的生活與植物密不可分,不同民族利用植物的方式也略有差異,本課程將以鯉魚潭周邊植物為例,介紹不同族群的生活智慧,並探討原生植物棲地環境特性與在地環境議題,進而重視自然資源與保育的重要性。
  • 授課對象國小中年級、國小高年級
  • 授課時數2小時
  • 課程開放季節 全年
  • 授課時段日間
  • 是否需要跨夜
  • 課程名稱阿美族傳統文化與民俗植物應用
  • 課程介紹阿美族的傳統生活與環境的關係十分緊密,舉凡食(飲食文化)、衣(製作衣服)、 住(建屋)、行(造船)的材料都取之於自然,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材料與傳統的 生活智慧逐漸被遺忘。本課程藉由認識阿美族部落常見的植物(刺蔥、月桃、麵包樹、構樹),瞭解阿美族如何利用這些常見植物;同時,透過臺灣隨處可見的構樹,延伸說明南島語族的遷徙與對構樹利用,增加學員在地及國際視野。
     1.瞭解阿美族食衣住行與環境的關係。
     2.認識阿美族民俗植物。
     3.南島語族的遷徙與構樹的利用。
     4.構樹樹皮的製作體驗。
     5.樹皮應用DIY。
  • 授課對象親子
  • 授課時數1小時
  • 課程開放季節 全年
  • 授課時段日間
  • 是否需要跨夜
  • 課程名稱鳥類大觀園
  • 課程介紹鯉魚潭擁有多樣化的棲地環境,草地、人工建物、水邊及樹梢都能見到各種鳥類,本課程將帶領學員認識鳥類、使用望遠鏡觀察鳥類,一同體驗賞鳥樂趣,透過認識鳥類的生態功能,了解鳥類與人類及自然的關係。
  • 授課對象國小中年級、國小高年級
  • 授課時數2小時
  • 課程開放季節 全年
  • 授課時段日間
  • 是否需要跨夜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