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

從山上到山下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資深導覽員領著一群遊客走進服務中心,透過手上大聲公介紹,「歡迎大家來到『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大家應該都有注意到,我們現在站的地方是竹林車站,也就是『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的服務中心。」
大夥好奇地四處張望。


「我們這個車站是2006年10月重建的,2008年完工,完全依照1994年拆除的站房原貌重建的。」導覽員說著說著,突然一問,「原本的竹林車站是哪時候興建的大家知道嗎?」


一群人面面相覷,沒人作答,我只好出聲了。


「森林鐵道是1924年1月17日開業,竹林車站是最後一站,原本只做木材運送,1926年5月27才開始辦理載客服務。」


為什麼我知道?從2008年至今日,我已經聽了將近一萬場的導覽了,關於那段「歷史」我依舊記得…


強忍著木馬道蜿蜒、顛簸帶來的不適,我側著身眺望遠方一大片的氤氳山林,那個孕育我長大的地方,耳畔還不時可聽見同伴們的驚慌慘烈聲,不僅劃破幽靜山林,回聲更蕩漾在充滿濕氣的空氣中,久久不散。


這是我三十年來第一次離開過這座山林。


走過不知數的林中羊腸小徑後,我被拖到一條山溪邊,站在上源處可以很清楚看見整條山溪,望著急流的涓涓溪水,我心底有著不知所措的茫然。下一秒我又被拖行,沿著溪谷方向繼續前進,不知道過了多久,我被推上了平車上了。筋疲力竭的我,沒力氣掙脫,只能任粗麻繩在我身上繞過一圈又一圈,確定捆緊後,火車啟動了。後方的同伴帶著感傷跟山林道別,並且說,我們將被送到羅東林場。羅東林場是哪裡,我完全沒想法,也沒想到離開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這一路兩旁盡是層迭的翠綠景色,從以山毛櫸、樟樹為主的針濶葉樹林,到充滿相思樹和楓香的闊葉林。由於冬天天色暗的早,才過中午,山區便起了茫茫大霧,天色慢慢轉成陰暗。我感覺得到火車速度加快了,這再度讓我感到暈眩,恍惚中終於來到了平地,車速也趨緩了,四周不是山林,全是人工種植的竹林了,全然和我家不同。


我家那裡冬季多雨但不寒,夏季舒爽不炎熱,不像這裡,多雨朝濕又悶熱,也正因如此,所以我身上被塗了一層又一層厚厚的防潮漆,深怕我哪天會被腐蝕、蟲蛀,然後傾倒坍毀,就跟林場內其他木造屋一樣。


火車速度變得更慢了,我聽到不遠處人聲鼎沸,好奇探頭想看清楚,沒想到火車竟在丫字叉路前駛向左側,把吵吵嚷嚷留在另一頭。


那邊是哪裡?

火車一停,還搞不清狀況,綁在身上的繩索隨即被解開了,我就這樣滾下台車,迅速下墜的感覺、耳畔咻咻風聲、視線陰暗不明,嚇得我放開喉嚨死命嘶吼,剎那間,腦中有七八個念頭在轉,盡是和手足們相依為命的種種,還有我的妻、我的兒女們。


大家可安好?


咚!
我落入水面時先發出巨大聲響,接著是一連串喀喀叩叩聲,是我撞上其他同伴以及我被撞上的聲響。


「對不起、對不起…」我連忙道歉。
「好擠啊!」
「這邊太擠了,過去一點!」
「喂,往後退一點。」


轟隆!一聲響雷後,磅礡大雨下來,瞬間澆熄了貯木池裡所有埋怨。


我就這麼俯躺在灰壓壓的雨幕中那淤黑池水裡,一動也不動,漸漸地我聽不到任何聲響,只感覺到四周的空氣相當肅寒,身體逐漸冰冷,同時濃烈的睡意漸漸侵襲了我,闔起睏倦的雙眼睡覺,更跌入了夢鄉,在夢中浮現了從小生長的那一片美麗山林。


日復一日,天際浮雲來來去去,傍晚貯木池邊霧氣起了又散,池裡的我們神情是灰暗而頹然的,特別是望見一車車從山上下來的同伴,以及見到一個個同伴被持著托比亞的工人勾走,下落不明。直到不再有火車進來,又直到也不見貨車載新同伴來。


當四周不再擁擠,我才發現這個水池原來這麼大,且略嫌空曠,尤其是圓月的清光,總是把我露在池外的孤影拉得老長。深秋暗夜裡,冷風襲來,並將池邊的枯葉刮得高高飄起,轉個幾下,又飄搖地回歸地上,抑或飄落在我身上。未免過於孤單悲愴,我只能靜靜地讓自己和大自然化為一體。


不知過了多久,一隻鳥飛來,停在我身上,嘰嘰喳喳說了一堆話,我懶得理會,牠不悅地悶哼一聲,遂將腳下的石子猛然踢出去,尖硬的石子噗通一聲,散了一圈圈的水花,直往池中落下。周圍的聲響喚醒了我,這才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接後有青蛙跳到我身上,蹲坐下來,伸手撫去落在我身上的枯葉;烏龜也爬上來,幫我拭去臉上的污泥;水面下的小魚群則視我為碉堡,放心地躲在我身後;還有浮在水面上的花朵和翩翩飛舞的彩蝶,讓水池漾著芬香。


在新朋友們的陪伴下,我開始學習接納這裡,儘管我仍舊很想家,想念山林裡空氣,想念我的同伴、我的妻兒,也想見山林飛翔的鳥兒,想看滿天星星的天空。


一日,兩位工人走進池邊,指著我商討著。我知道終究會輪到我的,我泰然地閉上雙眼,在向新朋友們道別後,我被工人們拉出水面,霎那間憂喜參半,喜的是終於不用再泡在水裡了,憂的是未來我將何去何從……


一群工人為我整刨去身上的髒污,以及壞死的肌膚,接著我被切割開了,一分為二,他們敲了敲我的身體,還將鼻湊近聞。


「檜木就是檜木,這材質真堅硬。」
「泡三十年了香氣都沒消失。」


接後,他們一下在我身上又刮又刨,一下又切又裁的,最後塗上厚厚的防護漆,然後一半的我被送到「勞工俱樂部」,以補修屋頂處。完成後不久,這裡突然冒出了許多小孩童,還有老師、家長,原來這裡是幼稚園,整天熱熱鬧鬧的,有歡笑聲也有哭鬧聲,更有歌唱聲。只是隨著小朋友一個個長大離開,這裡又重新裝潢,搖身一變成了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的「松蘿館」,旁邊草坪上還有六輛蒸氣火車頭,其中第二輛正是載送我下山的那輛。


而另一半的我,又經過各種處理,最後被釘置在「竹林車站」內,成了眾多木梁其中之一。熱鬧的竹林車站曾經是我的想望,因好奇而期待能到此,想不到三十年後終於讓我盼到了。橫臥在車站屋頂,視線極佳,沒有阻隔,宛如昂然於天地之間,不論站內燈火輝煌,還是站外星光閃耀,全都被納進我眼下,又我的手只要一伸就能觸碰。天氣好時,我喜歡往山的那頭一望,可以見到茂密山林間,一棵棵蒼勁林木直挺挺矗立於天地之間。


「森林鐵道是1924年1月17日開業,竹林車站是最後一站,原本只做木材運送,1926年5月27才開始辦理載客服務。」導覽員繼續解說著,「不過由於鐵路的運輸成本高,1979年8月1日最後一班火車進站後就此停駛,車站也廢止,木材改由貨車運送,一直到1982年太平山停止伐木。」

 

 

 

公布單位:國家環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