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可以預防嗎? 讓青山綠水常在您我之間
近年因極端氣候影響了許多超乎想像的天災,對地體本質環境脆弱的台灣而言 ,落實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育一直是刻不容緩的行動!為了持續守護家園與大地,我們需要更全面的環境保育教育,並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有備少患。
「山崩、地裂、橋斷、路毀、土石流淹埋、撤離、重建...」,這些災難訊息一點也不陌生,尤其每年5月初至11月底,是台灣雨量最豐沛的梅雨及颱風季節,在汛期區間總會為週邊環境帶來不少威脅與損害,心裡壓力龐大,有家才有力,有家才能安心為理想拚搏,家園就是我們的生命財產,現在就從小處做起,方方面面的愛護這塊土地,讓青山綠水常在,一起與下一代並肩守護。
當代的城市孩童想要親近山水生態,需要費點心思,走進社區創生發展,來到新竹縣新埔鎮第一個環境教育生態園區—九芎湖環境教育園區,飽覽生態大觀園!九芎湖原名是照門社區,曾獲選為台灣十大經典農村之一,致力於復育獨角仙、鍬形蟲、螢火蟲、蝴蝶、五色鳥及生態導覽,透過實地體驗活動體悟大自然教室係帶給人們無盡的寶庫,整個社區環境場域包含:埤塘窩、九芎湖、大坪農村再生社區 、陳家農場、劉家莊餐廳…..,除了生態更有豐富的客家文化、客家美食,很適合規劃一日小旅行!
從115縣道轉進九芎湖後,來到林蔭小路,沿途樹上皆是巨大獨角仙、瓢蟲,這就是「埤塘窩生態園區」的歡迎式,就像後花園一樣讓人身心舒暢;「大坪農村再生社區」有鬱鬱蔥蔥的果樹、鳥語、花香、蝶舞、蟲鳴,可一覽農村田野風情,與九芎湖溪水共存,這兒沒有大魚但有許多小蝦、小鰻、小泥鰍,還有天生橫行者—毛蟹,在溪裡唯我獨尊,成為溪流霸主。每年秋冬時,更有許多美麗的落羽松,透過解說與觀察觸摸,可以瞭解落羽松之美與特性,加強遊客對認識植物的特性與屬性。
圖1 九芎湖環境教育園區環教課程
早期鄉下阿嬤家的菜園裡,總有一片絲瓜棚,絲瓜花沾麵糊油炸的美味讓人難忘,進入夏季後餐桌上總有可口的絲瓜料理,在平凡農村裡,透過群婆婆媽媽的用心,就能將常見的絲瓜當成寶,創造絲瓜的無限可能,這是位於臺南市玉井區天埔社區的絲瓜傳奇!
天埔社區是以農維生的農業社區,居民務農收入有限,透過社區發展協會成立與帶領,活絡了社區原有的農產品、文心蘭、火鶴、蝴蝶蘭與到處可見的絲瓜 ,成為具有社區特色的農產品,把最不起眼的絲瓜絡做成即美麗又環保,又有經濟價值的創意農產品,並於2012年12月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齊心為環境教育與環境保護努力。
圖2 天埔社區絲瓜圖卡小遊戲
苗栗大湖四份戶外教室是全國第一處設立之水土保持戶外教室的觀光果園。鄰近省道台3線136公里路旁 ,順著產業道路爬坡而上,左邊是井然有序、綠草成茵的觀光果園,右邊是低矮的農舍牆,座落在微微起伏的山坡上的水土保持戶外教室,有山坡上常見的山邊溝、L型側溝、弧型溝、蝕溝節制壩,還有模擬降雨沖蝕區,以及植生覆蓋,向到訪的遊客展現水土保持局的用心良苦。這裡的觀察區,比一般展示用的水土保持模型要來得大,讓植生覆蓋區清清楚楚的突顯出來,更讓民眾清楚了解植生覆蓋的護土能力,來到這裡除了更深入了解各種水土保持工法之外,還有水果可採,是學校戶外教學的好地方。
圖3 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大湖四份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課程
注重水土保持實踐友善耕作 創建環境永續的美麗家園
人類生存需要進化,而環境在過度開發中成為犧牲品,在歲月堆疊下覺醒的環保意識成為我們的日常思維,藉此從週邊生活環境、社區創生、山林保育、農場果園的水土保持落實起,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下而上點點滴滴修復、善待我們的大地,相信美麗家園必會常伴左右。
公布單位:國家環境研究院